促进全球健康创新与公平可及
加强全球健康产品创新生态建设
由于缺少质优价廉的疫苗、药品和诊断工具等医疗卫生产品,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因为可预防的疾病而死亡,而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一方面,贫困人群的购买力薄弱,企业往往缺乏为他们开发和生产可负担的医疗卫生产品的动力;另一方面,供需信息不对称以及监管标准、准入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导致这些医疗卫生产品在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的交付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产地,也是全球第二大医药产品消费国。中国的医药产业已具备为世界提供安全可靠产品的能力,并有潜力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产品的主要供应者。盖茨基金会通过汇聚公共和私营领域的资源和专长,推动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在关键环节展开国际合作,从而让中国高质量、可负担的疫苗、药物和其他医疗卫生产品尽快抵达全球最有需要的人群,帮助提升世界应对重大公共卫生挑战的能力。
在基础科研领域,我们与北京市政府和清华大学于2016年联合出资创办了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GHDDI),这是公私合营模式在国内科研领域的首次实践。凭借全球领先的新药研发能力和创新转化技术,GHDDI针对主要影响发展中国家的传染性疾病,如疟疾和结核病等,研究开发新型药物。GHDDI在治疗新冠肺炎药物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此外,我们与各级政府研发资助部门发起联合研究资助计划,支持科研人员开发创新解决方案,帮助中低收入国家应对重大健康挑战。
在开发、生产和交付方面,我们与私营部门开展合作,为贫困人群开发和生产疫苗、药物和其他挽救生命的工具,例如预防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宫颈癌等致命疾病的疫苗,适合基础设施薄弱地区使用的疫苗冷链设备,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综合疗法,长效避孕药缓释制剂等。我们还利用全球伙伴网络和技术专长,帮助私营部门了解中低收入国家的卫生产品市场需求,并为私营部门的产品研发生产、临床研究、准入、合规和商业化提供技术支持,助力中国生产的高质量、可负担的卫生产品通过国际援助和市场化途径进入中低收入国家,满足贫困人群的迫切需求。
助力医药产品监管体系国际化
医药产品监管是全球健康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提升监管能力和国际化水平,不仅有利于促进更多高质量、可负担的中国医药产品快速通过国际标准认证,并通过援助机构采购等渠道抵达低收入国家的贫困人群,同时也有利于让中国人民更快地受益于全球医药领域的创新成果,改善全民总体健康水平。
为此,盖茨基金会与世界各地的国家监管机构和相关组织开展合作,促进技术标准间的协调,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加速扩大创新医药产品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可及性。自2016年起,我们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际伙伴一道,为中国监管机构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助力中国的监管标准和流程与国际接轨,提升整体监管水平。
在能力建设方面,我们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相关科研院校合作,研究多专业审评中的疑难和共性问题,通过提供专家和技术支持帮助推进药品审评改革,完善审评规范和制度。我们支持设计了适合中国药品审评员发展的整体培训课程体系以及具体课程设置,逐步建立系统的线上培训课程体系。我们支持药监部门推动药品生产质量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MP)检查能力建设,建立适用于省级机构质量检查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开展省级药品质量检查机构和检查员能力评估和能力建设,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药品审评员和检查员队伍打下基础。
在监管国际化方面,我们积极促进中国监管部门与国际组织开展交流与合作,支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7年正式加入“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国际协调会议(ICH)”,确保中国在药品市场准入领域逐步转化和实施国际通行的技术标准和指南。此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8和2021年连续当选为该组织的管理与决策机构“ICH管理委员会”的成员,这有助于推动中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实现药品可及性并促进中外医药产业交流。为了提升中国GMP检查水平,我们支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1年启动了“药品检查合作计划(PIC/S)”的预加入申请工作。成为PIC/S这一国际合作组织的成员将有助于中国参与监管国际协调并实现“以监管国际化推进监管现代化”的目标。2022年8月,我们助力中国第三次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疫苗国家监管体系评估,为更多中国生产的疫苗有资质申请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格预审并向中低收入国家供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支持全球根除疟疾
尽管过去几十年来全球在消除疟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疟疾新发病例的降低幅度正在放缓。根据2021年《世界疟疾报告》,2020年全球仍有2.41亿人感染疟疾,超过60万人因此丧命,其中95%发生在非洲,而且主要是5岁以下儿童。令人担忧的是,抗疟药物和杀虫剂在一些地区出现耐药性,加上新冠疫情等新发传染病的影响,全球疟疾防控正面临新的挑战。
在全球范围内根除疟疾是盖茨基金会的重要目标。为了应对上述挑战,过去20年中,我们致力于加速推广已证明有效的防控工具,同时研发新的抗疟药物和工具并创新防控模式。中国在2021年正式获得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认证。我们相信,中国在消除疟疾进程中积累的创新、抗疟产品产能优势和防控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疟疾控制和消除工作提供切实帮助。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与世界卫生组织、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全球基金(全球基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商务部和相关企业开展合作,推动中国的高质量、低成本抗疟产品进入全球市场,以服务全球抗疟事业。我们利用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填补资金和技术缺口,让现有的有效工具得到最广泛的应用。同时,我们积极支持中国科研机构开展抗疟药物和工具的研发创新与转化,为疟疾防控工作持续提供创新工具,并解决抗疟药的耐药性问题。
我们推动将多年探索验证有效的中国防控模式在非洲等疟疾高发地区因地制宜加以应用。我们还与中非伙伴一道,在坦桑尼亚开展了以中国经验为基础建立的新型疟疾防控模式的试点项目。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正在牵头将该模式推广至赞比亚、塞内加尔和布基纳法索等国家进一步试点。
疟疾防控的有效性取决于一个强有力的疾病监测和应对系统,这需要长期不懈的投入。为此,我们积极推动中国和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合作,分享中国经验和技术,帮助非洲国家加强疾病监测网络能力建设,提高非洲疟疾防控的整体实力。
强化国家免疫规划
中国的国家免疫规划自1978年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就,近年来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然而,目前免疫规划仍存在较大缺口,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宫颈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等几款世界卫生组织重点推荐的疫苗尚未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这些疫苗所预防的疾病负担较高,在自费市场上通常存在供应短缺和价格昂贵等问题,导致地区差异大、整体接种率较低。
疫苗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公共卫生工具之一,公平获取疫苗是盖茨基金会自成立之初就积极推动一项重要目标。为此,我们正在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技术工作组和其他伙伴合作,从疫苗免疫策略、疫苗供应、免疫服务资源、筹资与支付等多方面入手,改善中国的疫苗行业生态,帮助更多儿童和其他脆弱人群获得疫苗保护。
在免疫策略方面,我们支持搭建国内和国际研究合作平台,支持相关疫苗应用交付科学的研究,包括卫生经济学,以及疫苗免疫需求侧和供应侧的挑战和创新解决方案。我们还支持研究团队能力建设、促进相关研究成果的业界共享和科学传播,并支持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技术工作组制定和更新技术指南等,为政府扩大免疫规划的决策提供坚实充分的循证科学依据。
在扩大疫苗供应方面,我们为那些需要优先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的研发和生产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疫苗生产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能、提升质量,为免疫规划的供应提供充分保障。
为探索不同场景下的免疫服务提供路径和方案,我们支持专业机构在地方开展新疫苗纳入试点项目,在纳入策略和模式创新、面向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方案设计、疫苗交付工具包开发,以及实施效果评估体系建设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我们还支持国内外疫苗筹资支付的机制研究与案例分析,探索多元化筹资、支付和采购方式,减轻疫苗接种带来的经济负担,为免疫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在与合作伙伴的协同努力下,我们已经建立了宫颈癌疫苗、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的卫生经济学模型并进行了相关估算。我们还在全国多个省市开展了宫颈癌疫苗在适宜人群中的免费接种试点项目。此外,两款质优价廉的国产宫颈癌疫苗正在地方免疫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儿童肺炎链球菌疫苗的地方免疫规划试点也在筹备中。
降低结核病疾病负担
过去20年间,中国在结核病防控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提前5年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结核病防控目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降低了一半。然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中国依然是全球第三大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每年有78万新发结核病患者。此外,部分地区还面临耐多药结核病的严峻挑战,该病治疗难度大,且费用高昂。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在2035年终结结核病的战略,中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伙伴。自2009年起,盖茨基金会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合作开展了结核病防治项目,旨在构建和实施新的结核病和耐多药结核病防治模式,提升中国结核病,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的防控质量,从而减少疾病负担、拯救更多生命。
经过十年的努力,在探索创新诊疗模式、提升治疗质量方面,该项目创建并验证了定点医院、疾控中心和基层卫生服务三位一体的合作机制,形成了集诊断、治疗、管理与筹资为一体的结核病预防控制综合模式,并在浙江、吉林和宁夏成功推广。在项目地区,能够接受正确治疗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比例由三分之一提升至近100%。耐多药结核病诊断时间因快速分子诊断等新技术的使用,从2个月缩短至2小时,从而实现了患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控制了进一步传播。
在促进患者服药依从性、预防耐药结核病产生方面,项目经过数年的努力,支持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治疗药物的全面升级,让患者从每天服用13片药减到只需3-4片药。由于新药的引入,耐药结核病治愈率从50%提高到85%。此外,为帮助患者每天坚持服药,我们支持中国的企业研发和生产了提醒和记录服药信息的电子药盒。根据中国开展的世界上首次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该装置大幅提升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为世界卫生组织更新结核病治疗指南提供了证据。
在减轻病人负担方面,我们与地方政府、医疗保障和民政等部门合作,在试点地区探索新筹资和支付模式,帮助降低结核病诊断和治疗产生的高昂费用。在项目启动之初,住院接受耐药结核病治疗的患者家庭需要把40%以上的家庭年收入用于治疗。如今,这一比例在试点地区已降到10%以下。我们还支持国家医保局和医保研究院开展政策研究和试点,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对结核病诊断和治疗的报销比例,并开展支付方式改革,降低结核病特别是耐多药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
我们还长期支持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和北京大学等伙伴开展结核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结核病防治。
2020年以来,我们与中华预防医学会等伙伴合作,积极倡导中国加强对结核病防控政策和诊断、药物及疫苗等工具的研发投入,进一步推广创新结核病防控模式,提升筛查和治疗质量,减少直至消除结核病在中国的传播,并降低由此带来的健康危害与经济负担。
预防和控制艾滋病
自艾滋病被发现以来的四十多年中,全球在艾滋病毒诊断、治疗和预防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为了实现2030年终结艾滋病对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仍需加速努力。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共有超过一百万人感染艾滋病毒,由此带来的公共卫生挑战依然严峻。
2007年,盖茨基金会在北京代表处成立伊始便与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启动了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以检测和感染者管理为重点,通过促进政府、医疗机构和社会力量的合作,提升艾滋病毒创新检测技术的覆盖,并支持社会组织在预防艾滋病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项目积累的成功经验为中国政府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借鉴。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财政部和民政部共同建立了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每年出资5000万元人民币支持社会组织的相关工作。
2016年以来,我们积极支持中国推动艾滋病防控和反歧视的倡导工作、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并结合我们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高流行地区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的支持,助力中国进一步降低艾滋病的传播、减少健康危害与经济负担。
加速公共卫生设施技术革新和商业化推广
全世界有36亿人缺乏安全的卫生设施,而由此引发的腹泻、霍乱、伤寒等疾病,每年导致近50万名五岁以下儿童死亡。开发和普及安全、可负担的公共卫生设施对广大中低收入国家促进全民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盖茨基金会与世界各地的政府、企业、研发机构和国际组织一道,开发新型的厕所和粪污处理技术、探索创新的服务提供模式,并积极培育市场,以支持改善全球最贫困人群的卫生条件。
我们自2013年与中国开展合作,支持本地伙伴发挥在厕所和环卫技术创新、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应用等方面的优势和潜能,针对中国和世界其他发展中地区的不同应用场景开发和试点新型技术和解决方案。
我们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同启动了“厕所创新大赛”,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和孵化无需连接下水道或电力系统的低成本厕所技术。我们还将国际上的创新卫生技术和产品通过技术专利无偿转让等方式引入中国,并为中国企业进行技术改良、测试和试点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例如,我们将一项适用于社区粪污集中安全处理的“万能处理器”技术无偿转让给了一家中国企业,并提供资金支持。该企业对技术进行了调整使之适用于资源匮乏地区。目前,由该企业生产制造、组装和调试的“万能处理器”设备已在安徽蚌埠和塞内加尔达喀尔试运行,积累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商业化推广奠定了基础。
我们还与农业农村部以及企业合作,资助建立了技术应用示范平台,研究测试不同的“无下水道厕所”技术在无管网铺设的农村地区、高铁等应用场景下的技术适应性。此外,我们支持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开展创新“无下水道厕所”技术在医疗系统的应用研究和评估,并通过倡导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无下水道厕所”,提升偏远地区对卫生环保和传染病防控的意识。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重要目标。纲要指出,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变化等给维护和促进健康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需要统筹解决关系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盖茨基金会结合自身在健康领域的经验和专长,与中国卫健部门合作开展了多项旨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项目,尤其致力于改善健康水平的不均衡现象。
加强农村基本卫生服务,减少因病致贫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中国和世界面临的长期共同挑战。加强农村基本卫生服务已被证实可以有效减少这类现象的发生,有助于中国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
我们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合作,于2017年开始在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等省的13个贫困县开展示范项目,通过加强农村基本卫生服务提供、控制灾难性医疗支出,减少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该项目利用了国际和国内卫生改革经验,旨在建立和完善以人为本的整合型贫困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模式,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目前,部分项目地区在促进基层卫生服务利用、减少可避免住院服务等方面已初见成效,项目开发的政策工具也得到部分项目外地区的采纳。该项目的经验与成果,也将对中国进一步的卫生体制改革提供科学和实证参考。
倡导母乳喂养,改善儿童营养
早期营养不良会对儿童大脑和身体发育造成无法逆转的损失。中国在减少营养不良方面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但5岁以下儿童发育迟缓的人数仍处于世界第三位,而且存在严重的地区发展不均衡现象。我们需要集中关注儿童早期营养供给的关键1000天,即从母亲怀孕到孩子年满2周岁的这段时间。
母乳为6个月以内的婴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更长时间的母乳喂养对母亲和婴儿都有益处。但是,在中国,0~6个月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处于较低水平,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普及率也偏低。为此,我们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于2017年开展合作,对公众的母乳喂养认知现状开展调查,为制定促进母乳喂养的政策和措施打下了科学基础。项目还通过组建社会联盟、组织政策研讨、改善社会环境、加强公众监督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了试点地区的母乳喂养率。
除了母乳喂养率低,很多欠发达地区儿童在出生6个月后无法获得营养丰富的多样化辅食,由此导致的营养不良也损害了儿童的身体和认知发育。儿童营养包的开发与免费发放,是中国政府改善贫困地区6-24月龄婴幼儿营养的重要举措。为了更好地评估儿童营养包的功效,我们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开展国际通用的随机双盲实验,不仅为儿童营养包干预提供了严谨的科学证据、进一步支持了儿童营养包的推广和使用,还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降低烟草经济负担与健康风险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与烟草相关的疾病负担也最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显示,中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每年超过100万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各类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若不采取有效行动大幅降低吸烟率,这一数字到2030年将增至200万,到2050年将增至300万
中国是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国,中国政府已将控烟列入国家议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有效的公共政策是实现烟草控制的最佳工具。我们支持中国合作伙伴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指导下,结合我们在全球各地积累的已被证实有效的经验,通过运用价格、税收、法律等政策手段,以及加强宣传教育、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等多种措施,全面提升控烟成效、推动控烟履约,支持实现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预计降低到20%的目标。